第302章 中场阴谋家,中场不休息9
“我们的这个年代……怎么表示?” 杨阜被荀彧的这个问题给震惊到了。 他现在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能力,在荀彧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其实他刚才就应该想到这一点,因为在荀攸荀公达拿出他那本笔记的时候,一条几乎非常完整的时间,都就已经出现在了他的面前,他应该想一下自己所处的年代,在这上面应该属于哪个位置?然而,人们接触新事物都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尤其是把自己感觉到速来弘大的天下,装进这个如此渺小的笔记里,然后用极其简约的符号表示出来——这总让他感觉有一分怪异,好像那个小小的笔记里,不应该有如此宏大的内容。 然而荀彧就用铁一般的事实,再一次给予了杨阜强有力的震撼:“你看这里!” 荀彧荀文若快走几步,来到杨阜的面前,翻开刚才丢过来的那本书,指着上面的两幅画如是说。 要不按照他的意思,立刻去观察那两幅画,其中一幅是他熟悉的王充,而在画面的旁边,则配有介绍他的文字,这和之前看到的那些履历并没有任何形式上的区别,而另一幅画画的也是因为他极其熟悉的人物,正是苏宁视之为心腹的关羽, 杨阜对这个人也是极其重视的,苏宁之所以能够在凉州割据一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手下的猛将实力不凡,而且数量众多,关羽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她不仅战绩出众,而且为人忠厚,颇得其他将领的信赖,如果能加深对他的了解,那么,以后对父亲说出来,自然也能够事半功倍。 不过杨阜刚刚开始这样想,就立刻又被刚才的灰白和失落笼罩,他的面色不禁又变得难看起来,你甚至开始嘲笑自己,扔了这些有什么用呢?他刚才可是已经推论出,苏宁几乎是无敌的存在。 荀彧荀文若就站在他的旁边,等待着这个满怀小聪明,但平时却喜欢假装正义的家伙,发现里面的各种破绽,只要他找出一条,荀彧都能够顺着他的思路,将整件事情说清楚,然后他等了大半天,却见对面的杨阜只是低头寻思着什么,嘴皮子根本就没有动弹的迹象。 荀彧不禁微微皱起眉来,这家伙不会是彻底失去了斗志吧,他刚才的一番话,可是已经为他暗示了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呀,苏宁竟然不属于这个时代,那么他完全可以团结凉州以外的各大世家大族,纠集他们的力量,一起讨伐苏宁,如此一来,苏宁在大汉王朝就会变得寸步难行,这样的好机会,他难道就不想紧紧的把握住吗? 或许是因为自己没有点破的缘故,所以杨阜还没有意识到这一招的狠辣之处,当然是,以他的聪明劲儿,自己原本是不需要把话说的太直白了,毕竟这个策略实在是太过肮脏,肮脏的他荀彧荀文若都不想亲自说出口,只想着让杨阜自己去意会,而杨阜这个蠢货,竟然好像没有听明白其中的含义。 如果不是荀彧深知杨阜其人,吕宗林的各种措施以及主张,都有着极大的厌恶情绪,他甚至会以为杨阜的这个方案做菜,是在故意假装自己没有听明白。推辞不肯接受这个太过阴损的主意。 好在杨阜显然不是这样想的,在经过长时间的能查之后,杨阜似乎终于觉察到了什么,他微微抬起头来,看着对面的叔侄二人说道:“抱歉,我刚才走神了,不知二位讲到哪里了?” 荀彧荀文若和荀攸荀公达对视一笑,几乎是齐声说道:“我们两个什么都没说!” 杨阜顿时尴尬的笑了起来,另外两个人也跟着他笑了起来,只不过他们的笑声,少了几分尴尬,多了几分调侃。 调侃完成之后,他们的盟约还是要结成的,所以,荀彧索性不再等待杨府的反应,直接为他开解起来。 “你看这本书对于关羽的介绍,关羽,生年不详,卒于220年。原本表字长生,后来改为云长,最初是跟着刘备一起参与镇压黄巾起义……” 荀彧就用这种平淡的方式,将那篇介绍关羽的履历,简略的做了一番摘要,然后跳了几个非常关键的因素,用推理的口吻说道:“这个黄巾起义,是发生在去年的,我们的那位主公苏宁,正是在此役之中表现优异,才捞到这个凉州牧的位置。” 杨阜机械的点点头,他依旧没有听明白荀彧这番话当中暗藏着怎么样的信息,好在,荀彧对他现在的状态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他索性直截了当的解释道。 “这意味着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其他几个人的履历,他们的一生中都做了哪些和我们有关的事情呢?当然是我们费尽心思,也找不出一件,我们在介绍关羽的文字当中,很轻松地就找出了好几件。至少有那么几个熟悉的名字,是在去年的黄巾之乱之中闪闪发光的。” “这也就意味着,关羽不同于其他的活死人,他所经历的事情与我们息息相关,他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而不是其他活死人那样,在记录的履历当中,出现的都是另外几个时代的事情。” “换一句话说,这位关羽关云长,很有可能不是我们所说的活死人,而是就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大活人!” “大活人……”杨阜慢慢的念叨着这句话,似乎想从其中咀嚼出其他的味道来,然而最终他还是放弃了这方面的尝试,因为他的思维已经彻底的僵住了,目前已经无法为他提供足够有力的分析支援,所以他只好继续竖起耳朵,听荀彧为他接着解释。 “既然这个大活人是在220年去世的,而他现在只有20岁左右,到他去世的年纪,恐怕还得等上三四十年,那么我们现在的年份,应该是公元一百多年左右。” “你在看这边的王充,他生于公元27年,卒于公元97年。而根据我们对他的了解,他的出生年份,如果按照我们的习惯,应该是建武三年!” “啊!” 建武这个熟悉的年号,像是一道良方一样,一下子治好了杨阜的病。他的思维也瞬间变得活络起来,这是汉光武帝登机时使用的年号,也是东汉开国时的年号,每一个大汉王朝的子民,都不应该忘记这个年号。 如果建武三年就是所谓的公元27年,那么汉光武帝登基的那一年,也就是建武元年,应该是公元25年。 杨阜飞快的在心中建立起了这样的对应关系,并且用最快的速度试图推导出如今的年份,究竟在苏宁这些书籍的时间轴上,应该怎样表示。 荀彧看到她精神焕发的样子心中非常高兴,终于不用他自己将所有的事情都灌输到对方心里去了,要知道这种灌输的过程,其实并不一定能够帮助对方很好的完成记忆,相反,如果对方能够进行主动思考的话,反而可以对接受的事物印象深刻。 他荀彧想要的结果自然是后者,因为他还要调动这家伙,积极的参与到对抗苏宁的活动中去,这样,他才能够为大汉王朝,为他所热爱的文化,尽可能的保留一丝存在的希望。 “有了!”杨阜用一声低喝,唤醒了正在沉思当中的荀彧,只听他慢慢的说道,“我刚才算了一下开国以来用过的年号,加起来刚刚160年,如果建武元年就是公元25年的话,我如今的中平二年,就应该是公元185年!” “这也符合我们刚才对关羽的推测!” 荀彧听到他能够分析到这一步,自然是非常高兴的鼓起掌来。 但这仅仅是一个可怕事实的开端。 只见他迅速的收起了赞美的笑容,然后突然翻出刚刚看的那本书,指着贝特洛的生平履历说道:“那么这个家伙,就是来自1600年后的人物了。如果换作是王充,那他就是1800年后的人物,如果是换作别人,那也只是一个种花家学校里的孩子,怎么算出结果的减法问题。” 杨阜点点头,是你自己当然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然而荀彧的话,却并没有到这里就停住,只见他翻出王充的人物履历,说道:“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90年前去世的王充,绝对并不知道今天要发生的事情,从他的那些理论著作当中,就可以窥见一番。然而如今的我们,却知道他所做的一切,正如同他们在这片履历当中所记载的那样,其实这样的东西我们也可以自己写一篇,而且还可以比这个写的更加详尽。” “嗯,那是当然。”杨阜点点头应了一声,然而荀彧的话,却让他再一次的陷入到了惊骇和迷惘之中! “然而这种关系到了我们这里,好像就出现了某种变化。尤其是我们从苏宁那里得到这些,记述着未来人物的书籍以后,这个事情就出现了更加明显的变化。是的,在这些书籍里,正好有一个词语叫做未来,用于形容还没有到来的故事人物和变化,换一句话来讲,在这些书籍的帮助之下,我们做到了当年王充做不到的事情,那就是了解在我们死后将要发生的故事。那么我们这些人又有何德何能能够超越王充那样的存在呢?你觉得这里面的技巧出在哪里?” “知道将来的事情?这……”杨阜显然又开始跟不上荀彧的思考速度了,他那糟糕的思维一下子又变成了贱货,结结实实的独挡了他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学了好久之后,他也没能给荀彧一个满意的回答。 最终还是荀彧无可奈何的说道:“因为我们的身边多了一个苏宁啊!” “啊!”杨阜一下子惊讶的跳了起来,他怎么会把这个关键的因素给忘了呢?自从苏宁来到凉州之后,这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想以前看过的那些史书记载,有谁能够做到这一点呢? 如此说来,属于这个时代的人物,自然不能给凉州带来如此剧烈的变化,那么这也就印证了刚才的那个假设,苏宁肯定也是像贝特洛那样,是来自于未来某个时代的人物! 其实他早该想到这一点,然而直到荀彧多方给他暗示,他也没能干脆利索的跳出荀彧的逻辑圈子,将这件事情与苏宁联系到一起。 不过荀彧只要点破这一点,杨阜就立刻能够想到很多东西。 至少他能够想到,如果苏宁的确来自未来。那么他就很可能了解这个时代会怎样变化,就如同他们可以清晰的了解王充的那个时代一样。 这样一说,以前有些让人困惑的事情,杨阜也就想通了,苏宁能够在手底下聚拢如此之多的人才,肯定和她知道历史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他才能在这个时代里,找到那些最优秀的帮手,如果让他杨阜回到春秋战国的话,那他你要能够做到这一点,只可惜的是,他们有这个本事和能耐,更没有这样的机缘巧合。 所以他才能在刚刚来到凉州之后,就在梁鹄和卫觊的帮助之下,从天下的很多地方笼络来了很多的人才,如此以来,他只需要花费一笔钱财,拉拢取一只足够数量的军队,交给这些人才来带领,就可以取得很不错的战绩,这就是他为什么在过去的那些年里一直战无不胜的原因之一,当然,他本人的军事经验和战斗力都是不容小觑的。而且他们那些师兄们,也在这期间帮了很多的忙。 但如今看来,那些所谓的师兄,都是活死人一样的存在,只有那些当年找来的各个郡县的人才,他是地地道道属于这个时代的人。 不过除了人才之外,苏宁带给凉州的变化实在还有很多,尤其是她的那些极灵巧,还有那些怪异的理论,好像都是她从不知名的地方带过来的。之前这些东西一直困惑着许多人,其中自然也包括杨阜,但杨阜在今天知道了这个天大的秘密,自然也就能够猜到这些东西,无论是奇技淫巧还是理论观念,都是苏宁从他那个时代过来的。 换而言之,种花家的那些孩子们,如今正在学习的东西,正是很多年以后,将会在中华大地上大行其道的东西。 然后杨阜的推测也仅仅到此结束,其实就连荀彧也是如此。他们似乎并没有注意到,未来的东西才是更好的东西,因为这个时候的他们,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规律,所以他们并不会积极的去见未来的东西,如果是个21世纪的人,知道了23世纪的事情,那么他一定会想方设法的抄近路,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损失,以节约足够的成本,同时利用投机取巧的办法,扩大利润的来源,这样至少能够在包括商业在内的多个领域,取得非凡的成绩,然而此时的他们,即便对未来有了一定的认知和了解,却也无法做出科学的部署,甚至基本无法预知的未来科技和理念,对于如今的大汉王朝来说意味着什么。 所以,包括他和荀彧在内,都没有意识到苏宁正在把大汉王朝,或者说是中华文明推向一个更高的高度,他们基于自己的局限性,尤其是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错误的评估了苏宁对于大汉王朝的价值。 他们只知道,如果苏宁的理论在这个时代大行其道的话,那么这个时代原来的风采,将会一去不复返,这不是他们,尤其不是荀彧想要看到的事情。 所以他才会如此积极主动的向杨阜表达诚意,其目的自然也是非常简单的,如果不借助杨阜这个本地势力。他很难在市里初中复杂的凉州与苏宁展开对抗。虽然苏宁真的穿越到这里才五年,但他学业刚刚搬迁到这里不到一年。所以在这方面,他还是没有办法和苏宁比。 不过,他想说的话已经非常明白了,苏宁是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异类,既然是异类,那就应该像当年的蛮族一样,遭到诸夏的联合进攻。 荀彧并没有将这个意思明确的告诉杨阜,但此时的杨阜也已经不再是个笨蛋,她终于听明白了荀彧的意思,也发现了苏宁本身最大的弱点,如果能够好好利用的话,即便自己在接下来与数年的对抗当中全面败北,那么苏宁也将会面临着天下世家大族的共同对抗,苏家大佐美联合起来的力量,想必当今的皇帝陛下已经看到了,即便他高高在上,身为天子,也无法绕开世家大族,对地方政权的把持。 既然皇帝都在他们面前败下阵来,那么小小的苏宁又何足道哉。 掌握了这个苏宁的致命弱点之后,杨阜又重新焕发了刚刚失去不久的自信心,他决定还是按照自己的方式与苏宁斗上一斗,只不过这一次他要为自己多留几条后路,因为在过去的几个时辰里,发现了苏宁真正的强大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