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阅兵
人有了压力和恐惧,自然也就有了动力。 因此,短短不过半刻钟功夫,百户郑三帐下所有的兵丁也就集合完毕。 故而看着这些人,郑三也就不由高吼道:“都给我听好了。元帅有令,今日要检阅三军。所以,不管怎样,在今天你们都必须要给我打起精神。 像个男人那样,都给我拿出自己最好的状态和精神头,要是有那个敢在今天给我掉链子,你们就不要怪我不念旧情!明白吗!?” “明白!!!” 在此之时,这些个兵丁将士自也是个个凛然应命。 是以见此,百户官郑三方才不由点了点头,“很好,那现在立即给我埋锅造饭。半个时辰之后,还在这集合。时辰到而人不至者,军法从事!” “是!” 众将士们又高呼一声。接着队伍中的那些个火头军自也是不敢耽误,小跑着也就准备朝食去了。 因此,当等到辰时初刻,吃完了早饭的毛正梁披甲持剑从营帐中走出时。三军兵马,共计两万四千余兵丁甲士,也就在校场上集合了有近一刻钟了。 所以,当毛正梁在一众亲兵的簇拥下来到那高高耸立的看台后,看着台下显得森严了许多的军中士卒,终也不由点了点头。 “到底是曾跟着父帅他北伐过的精锐,虽稍有懈怠可底子犹在。相信只要严格管理,那么不出一月功夫,定就又是一支敢战精锐。” 这样嘀咕了声,接下来毛正梁也就没说任何废话。只是举起手中佩剑,高喝了声“开始阅兵”,这整整两万四千余兵丁甲士,便也就在令旗挥舞帐下,随令而动。 因而高声下令的毛正梁便就不禁见到,随着他一声令下,三军将士之中,那些个持刀携盾的数千刀盾手在这时便也就率先列阵而出。 而作为军队的排头兵,这些刀盾手绝对属于军中最强硬的攻坚部队,因此占比很大。 两万四千余兵丁甲士,刀盾手占了整整四分之一,足有六千多人。 因此,立在高台上的毛正梁也就不由看到。在一面面令旗和挥舞下,这些个身穿甲衣,头绑红巾,持铁制或钢制长刀,并携包铁硬盾的六千余兵马。 也就不由踩着鼓点,迈着密集而紧凑的步子,向着另一边作为假想敌的稻草人压去。 数千人,在这时简直就像是熊熊燃烧的烈焰赤潮。 然后旗令变动,数千人又近乎在同一时间举起盾牌。在这时,只见的他们半弯下腰,而后用手中长刀拍打盾牌,一时间宛若千万面战鼓同时响起,声震四野! “杀,杀,杀!!!” 伴着敲击声,数千人又开始齐声高吼。 虽说在一开始时因为疏于训练声音不禁显得有些杂乱,可后来,等士卒们统一步调后。那响亮的敲击声和喊杀声,便就如同平地惊雷了。 所以等他们在五十步开始加速,然后将作为假想敌的前排稻草人瞬间撕的七零八落时,倒也的确给毛正梁带去了很大的震撼。 毕竟相比起后世的阅兵,眼前的这种检阅方式无疑要更加富有杀气且更加野蛮。 因此在不知不觉中,毛正梁便也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其中。 甚至不禁从一名旗令手那接过了一面令旗,开始亲自挥舞令旗,用旗语指挥三军。 “长矛手,进!” “哈!!!” 一声震天高呼,在队列中紧跟刀盾手的长矛手也就动了起来。 不过作为辅助刀盾手抵挡骑兵的兵种,相比起既能野战又能攻城的刀盾手,长矛手在军中的占比便就显得有些低了。 两万四千余大军中,长矛手就仅仅只有四千五百人。 毕竟在这个热武器尚未普及开来的年代,手持丈许长矛的长矛手,除了辅助刀盾手对抗骑兵外,他们在战场上所发挥的攻坚作用真的很低。 不说别的,同等兵力的刀盾手,就足以将同等兵力的长矛手吃的死死的。 而至于同等兵力的骑兵?呵,如果没有刀盾手和弓弩手的配合,那么面对来去如风的骑兵,长矛手顶多就是个不会动的刺猬。 骑兵依靠自己的机动性,遛也能遛死他们。 因此,长矛手在如今时候所存在的唯一作用,便也就是让步卒通力合作之下有能力抵挡骑兵而已。 如此一来,他们在军中的占比自然不高。 也正因这样,相比起方才那些衣甲鲜亮的刀盾手,仅仅就是穿了件皮甲或是布甲的长矛手,便就显得有些单薄了。 不过,再怎样单薄,他们好歹也有四千多人。因此军队在行进起来时,长枪如林,同样也显得十分震撼。 所以在长矛手们走过时,毛正梁的兴奋之意依旧未减。 手中令旗继续挥舞,接着处在军中最后一列同样也是占比最大的弓弩手和火铳手,便也就动了。 因而,挥舞着手中令旗的毛正梁也就得以见到。足足九千名持弓弩和火铳(注1)的士卒迈步向前,然后齐齐射击的景象。 “嘭!嘭!嘭!” 先是在如今时候被当做奇兵来使用的火铳手首先点燃了火药,开始了射击。 故而只听得一阵如鞭炮般的响声,这整整一千名被毛正梁最为关心的火铳军,也就噼里啪啦的射出了铳中弹药。 因此只见的一阵硝烟弥漫,放在五十步外的那些稻草人靶子,也就被打了稀碎。 “哈哈哈,好!” 检阅三军到如今时候,一直沉默不语的毛正梁可算是赞了声。 所以当听到毛正梁这时赞时,护在毛正梁身旁的杜馗等便不禁显得很惊讶。 却是万没想到,毛正梁竟会在这时称赞。 毕竟在如今时候,相比起体系早已无比成熟的弓弩手,火铳军不过就是因为攻击方式新颖,而被当成了一支用来给敌人造成意想不到效果的奇兵。 因此,火铳军可以说是辅助中的辅助。 所以在如今时候,军队对火铳军的重视程度普遍都很低。 毕竟铜制火铳造价高昂不说,操作还很复杂,在军中士卒百分之九十五都是文盲的情况下,实在不利于普及这种需要精心保养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