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被服厂
待张辰离开,李致坐下后思索万千。 军制改革提要中的三步,已经完成编制改革训练改革两步,接下来的服装改革,就是军服的统一。 军服是一个国家军人的通用服饰,能突出军人的气质,并且增强集体认同感和凝聚力,后世各国军队的军服都不太一样,但其实却又大同小异。 这个时代军队服装都是厚重无比的甲胄,虽然也可以较大程度地保护将士身体免遭敌方进攻性兵器的重创,也小幅度增强战斗力并给敌方以更猛烈的打击,但是走起路来还是比较沉重,更别提奔跑了,所以在战场上大大限制了将士的行动灵活力。 且甲胄也不是每名士兵都能穿戴的,基本都是一些军官将领和重要兵种才能穿戴。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有二:首先是甲胄的供应问题,因为盔甲都是工匠用手工打造而成,导致生产供应不上,成本也高,其次就是掌权者对基层士兵的安危并不着想,所以大部分士兵在战场上都只是穿着单薄的布衣在冲锋陷阵。 于是服装改革上,原本李致为神武军将士选择了两套服装,一套训练服,一套作战服。 训练服不同盔甲,主要是棉质的单衣,主要用于平日的简单训练,以及列队和没有战争时的起居,但不可能让士兵们穿着没有任何防护的衣服上战场,所以又有了一套不同的服装。 首先训练服主要是模仿了后世二战时期德国的军装,由鼎鼎大名的艺术家希特勒设计,这是多个国家都承认的最帅的一套军装。虽然希特勒是个不折不扣的历史罪人,但不得不说他在设计军服方面的确有着天赋。 而神武军训练服,李致没有完全仿制,而做出了稍许改变。 棉质的训练服,立式领口加上高垫肩,意在强调军人厚实挺拔的肩部,让人显得十分精干的设计,使男性的身材显得虎虎生威。窄口马裤搭配齐膝黑军靴,不仅适合各种地形的行军,更让整个人体现出一种精神感。 训练服的生产,李致从意识里的文明结晶中找到相关的工艺稍做改良后,然后用纸先誊写下来放到一旁。 然后就是作战服,李致思索些许后决定,全军的作战装备还是决定采用了板甲。 这种作为一出现就被火器淘汰的板甲,在历史上存在时间极短。 在大型火绳枪前,板甲抵抗力就不足了,做工良好的板甲确实可以有效抵滞正面的穿透,但巨大的冲击力常会导致护板向内凹陷而出现损伤,子弹与板甲撞击时发生的振动同样会给人体带来严重的伤害,这使沉重的板甲在实战中愈发力不从心。 而以后的燧发枪普及后,轻便而巨大的威力,板甲轻而易举就被穿透,无力抗拒。 但,眼前,大夏皇朝的火器水平还停留在小规模列装鸟铳火铳小型火绳枪的水平对板甲威胁不大,并且基本上作战都还是冷兵器交战,所以板甲是现在最好的选择,而且李致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钢铁。 说干就干,两种军装的生产李致开始规划,原本打算训练服外包商户生产,但考虑训练服的生产涉及诸多,李致考虑良久后打算自行生产,不需过他人之手,而作战服所用的板甲李致则打算命铸鉴局负责生产。 “周满!”李致唤道。 “殿下,有何吩咐。”因为周满不是军人故不以军中称呼。 “这样,你马上安排人在城中以及周围其它城池购买一批纺织机,如果有肯出售作坊的那就一并统统收购,然后整体连同作坊工人一并迁移到南郊铸鉴局暂时安放。” “至于你,立刻前往南郊,在铸鉴局附近再购置一块土地,然后其余的你找到铸鉴局局长赵九江让其安排人员尽快负责建设工厂,并且暂时安放在铸鉴局的纺织工人也由他暂行负责管理,这纸上所图的是新式军服的作战服盔甲让他务必督促工匠加紧打造”李致递过一张图纸道。 “而工厂的名字则就定为被服厂!”说着李致又拿起一张图纸交给周满道:“而这纸上的是新式军服训练服的图纸,所用布料以及要求,本王已经做好批注,你只管交给赵九江便可,让他加急安排纺织工人在铸鉴局先行生产,一个月后本王要见到训练服作战服各自四千套。” “遵命!”周满借过图纸小心折起来放到袖中,然后匆忙退去。 李致将训练服的制作独立出去成立被服厂,目的就是扩展纺织业的产业,而且被服厂的建立不但能为军队生产军服,而且也能小量生产被褥,民用服饰以针对市场进行销售,能扩大资金流,而且增加了大量就业岗位,又一次带动了经济发展。 简单吃完早饭,李致便回到书房沉思起来。 “也不知道这陈青研究的新式火器进度如何了啊。”李致满是忧心忡忡很是担心。 这个世界时代的火器已经是有规模在军中使用,和后世明朝差不多,士兵们使用的均是火铳鸟铳还有少部分火绳枪,部分军中还列装了大炮,但都是些实心炮弹,爆炸炮弹连影子都没有。 且眼前大夏皇朝的火器武装只有皇宫里的御林军,以及东边沿海富裕十足的二皇子才有装备,那就更别提以前穷得烧蛇吃的李致亲兵了。 现在情况不同了,铸鉴局的精钢已经远近闻名,就算是中等级别的打渣剂生产的钢也是供不应求,要知道现在随着工艺的提升,铸鉴局钢的日产量便能达到一万五千多斤,等于七吨多的日产量。中等级别的钢也占了总产量的大半,所以现在李致可谓是富得流油,便将目光转移到了火器上来。 生产火绳枪吗?不,李致并不打算生产这种落后的垃圾武器,火绳枪弊端很大,引发火绳枪需要一段用细亚麻绳搓成再用醋或者硝酸钾泡过的火绳,而想要引发枪就必须要在身上携带如此长达几米的火绳。 在战争期间,临战前还必须将火绳点燃,但可能因天气潮湿原因或者保存环境导致火绳难以点燃,就形成了两方士兵在战场上半蹲着你看我我看你的尴尬局面。而且火绳的点燃也很危险,稍不小心,火星就会点燃身上背着的弹带,引起爆炸甚至烧伤自己,并且火绳枪在夜间作战也很容易暴露自己。 而且火绳枪操作极为复杂,开火一次需要进行二十五个步骤,敌我双方一旦交火,手脚就必须要非常敏捷,就算是经过训练的最好的射手每分钟也只能打两发弹,就算是后世人发明了诸如站成几排齐射的方法,但如果补枪不及时被敌军骑兵冲到阵前就完蛋了,因为火绳枪精度差,且有效射程近,只能射击一百米内的目标。 所以李致决定跨越火绳枪直接生产燧发枪,基础也是有的,铸鉴局副局长陈青之所以能身居高位,便是因为李致发现研究的新式火器竟有燧发枪之色,所以在未获得文明结晶前,李致就想重用此人,就算不能完全研发燧发枪,但只要能有所其长便好了,但现在凭自己意识中的知识,燧发枪的完整资料统统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