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一旦踏入00后的城池,第一道门槛就是黑话。不过这看似代际围墙,细想每一代年轻人的差别其实不大,90后有火星语,00后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套暗语。 只是火星语对字体进行萌化,半蒙半猜也能搞懂。00后黑话的字母缩写倾向,使破解难度加大。 接受扩列,ky别来,日常养火,随时nss、dz,聊得来的话也能cdx,有时间可bx…… 这样说吧,接受加好友,但是不识相的别来,平时能够培养关系,一起保持小火苗标志,随时可以进行说说互动、点赞,如果聊得来的话能处对象,有时间的话能够奔现…… 扩列,是胖脸和她的小伙伴们壮大好友队伍的常见方法。扩列的方式千奇百怪,同群网友吼一声,就能吸引志同道合者,双方寒暄几句,便可道声朋友了。 除qq群外,b站、微博、贴吧,甚至淘宝评论区,都是扩列的阵地。 在她们看来,扩列只是在人海中用兴趣网罗首批种子好友;此后需要通过日常聊天、朋友圈评论、说说点赞等广泛互动;如果遇到与自己匹配度更高的基友姐妹则可能主动小窗,最终从网友发展至线下。 这种购物式社交路径并不独特,只是00后群体的社交缩影。大阿里这么多年努力在社交领域突围,又常年被人嘲没有社交基因。 如今看来购物里明明有无数社交因素,端看你怎么使用。购物很大程度上意味着阶层和圈层,这是比代际更强烈的交友标签。 明星、手账、lolita、cos、健身,哪怕是“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购物车里有失散多年的兄弟姐妹。 弃了,没啥意思! 表面上缺少固定社交场地的00后正在为社交四处流窜,但一轮又一轮的专供产品,仍难免在00后没啥意思的嫌弃中黯然退场。底层社交逻辑的固守,让单纯产品形式的更新很难获得00后的青睐。 80后90后社交产品的逻辑都基于驱散孤独感、宣泄**望。但通过与00后沟通,硬糖君发现一个残酷的事实。 互联网如此玩得溜的时代,年轻人如此放得开的时代,00后解决荷尔蒙需求变得异常容易。如此一来,还玩寻找肉体伴侣、陌生倾诉对象这套,就太老土了。 像子弹短信、一罐这类用户定义依然是广大群众的即时通讯软件,于00后而言无异于微信,依然是日常交流的通讯工具。其回复更快、社交面更广的功能毫无吸引力可言。 而对于更多无法分清年轻和幼稚的软件,他们更避之唯恐不急。在某些开发者的观念中,属于00后的社交软件无非就是qq 页面颜色粉嫩 界面设置二次元,换个皮肤就敢声称00后专属。 当然00后也不算太难伺候。像soul、扩列这类稍有特色的软件,他们也会上手试试。soul自我描述为心灵社交app,通过灵魂测试为用户定性,再推送心灵相通的陌生soulmate。 扩列则注意年轻人的圈层概念。这款主打扩关系、扩同好的软件,界面中拥有扩列墙、圈儿的列表,诸多声控、jk、女装大佬等在扩列墙上发布自己的信息、征友帖,大家能够按照自己的需求去找到匹配网友。 扩列目前的产品营销、功能分类都还较为混乱,用户需要翻阅无数无用信息,才能间或找到几位好友,时间成本极高,不久便有00后绝尘而去。 即便市场反响不如人意,前仆后继的开发商们,依然愿意给自己贴上00后的标签,吹嘘00后用户比例之高,以求能博得投资者青睐。毕竟抓住00后,才算是面向未来。 80后在学习,90后在窥探,00后社交软件被前辈们占山为王。世间本无00后专属app,我们中老年人装得入戏了,也就有了。 对00后而言,社交产品更像是一面圈层幻化而来镜子。他们通过镜子照见与自己相同的他者,完成自我认同与自恋,这才是00后社交产品迭代的关键所在。 所谓圈层,就是以群体的自身特性、不同需求为依据,在各类圈子中进行自发的分层重组,进而围绕某个中心内核形成结构稳定、联系紧密的群体,他们对中心内核有着同样的期待、情结。 当圈层成为社交触手,受众能凭借喜好迅速捕获有效目标,让情感输出更为精准。那些只有同好能懂的隐喻符号、黑话、梗和表情包,为双方沟通提供了更多养分,有效避免了交流过程中因视野、观念相差甚远产生的冒犯感,使得交流更真实、和谐且充满快感。 买jk在普通人观念里,顶多知道是购买制服的意思,而在jk妹心中,却是贩卖人口;lo娘在吃瓜群众心中很可能是穿着窗帘布制成裙子的人,而lo圈的奥义里,小裙子是能称为老婆的贵重物品…… 道不同,不相为谋,圈层社交帮人远离ky! 圈层社交能让用户间形成一种集体认同感,具有相同崇拜、爱好、价值取向的好友们能从对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彼此间的相互认同便是理所当然。 满足感、归属感形成的吸引力,让社交变得更为紧密融洽,交友不再是你我间的个体娱乐,而是规模更大、互动更多的群体狂欢。 目前的一批社交新贵,显然还并未真正领会圈层奥义。但也有其致命缺陷,就是碎片化的个性需求,总会在大规模扩容时折戟。但若只是针对小群体,又如何支撑起资本圈的巨大想象力? 管你什么跟随灵魂找到你、同城交友必备、呼叫亲密陌生人…… 90后社交、95后社交、00后社交轮番登场,最后人民群众用的,似乎还是80后的qq微信。 当传统意义上的成功被多元文化信仰所取代,年轻人不再相信老一辈自我奋斗的单一路径,转而发展丰富的个人兴趣,在各种亚文化的小世界里获得自我实现。 在这种情况能让年轻人在小圈子里获得刷出存在感、获得成就感的娱乐玩法都充满机会:一个刚走红的小明星的饭圈,做数据拼销量通常比国民度超高的大明星更能打。 而耽美ip也呈现出比传统的男频、言情更强的战斗力;至于古风、宅舞等各个小众文化圈层,都能让其爱好者更轻易获得自己的独特性和满足感。